中新社成都8月18日電 (記者 賀劭清)李白《蜀道難》家喻戶曉,而今日四川交通地理已發生根本改變,“四向八廊”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體系正加速形成。
中共四川省委18日下午在成都舉行“中國這十年·四川”主題新聞發布會。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在發布會上表示,四川“蜀道難”成為歷史,“蜀道通”全面實現,正向著“蜀道暢”加快邁進。
王曉暉說,自己到四川工作近4個月時間,通過到基層調研、聽取工作匯報、召開各類座談會等形式,對四川的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,對四川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。
王曉暉用“內暢外聯、通江達!毙稳菟拇ㄕ涌鞓嫿ǖ木C合立體交通網絡。他指出,十年來,四川聚力破解自古以來制約四川發展的交通瓶頸問題,進出川大通道新增19條、總量達40條。
在鐵路方面,西成客專、成貴客專建成通車,成渝客專提質改造工程順利完成,成達萬、成自宜、成渝中線、渝昆等高鐵開工建設,世紀性戰略工程川藏鐵路全面實施,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扎實推進,鐵路運營里程達5687公里,其中高速鐵路從無到有、運營里程達1391公里。
航空方面,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航線數量達131條、較2012年增加75條。十年間四川新增民用運輸機場6個,總數達16個、居中國第三。去年6月,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、與雙流國際機場實現“兩場一體”運營,成都成為繼北京、上海后中國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,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居中國第一。
公路方面,四川公路總里程從2012年的29.3萬公里增加至39.9萬公里、居中國第一。雅康高速、汶馬高速全線建成通車,高速公路總里程從4334公里增加至8727公里,居中國第三。
水運方面,四川嘉陵江(川境段)全線復航,宜賓港、瀘州港、樂山港一體化整合加快推進,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體系基本形成。
“時速350公里的成渝客專完成提質改造、重慶至成都實現1小時通達,我們現在可以中午在重慶吃火鍋、下午在成都看熊貓、晚上逛春熙路太古里!蓖鯐詴煴硎,川渝地處“一帶一路”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,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,具有協同開放的區位優勢。兩地把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擺在重要位置,加快打造全國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“第四極”和中國對外開放新支點。
交通先行,帶動了四川革命老區、民族地區、盆周山區振興發展。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、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黃強說,87年前,紅軍長征途中22名勇士飛奪瀘定橋,今天在這座鐵索橋上游4公里處,建成了“川藏第一橋”雅康高速公路瀘定大渡河大橋,全長1411米、距水面239米,是一座建在高海拔、高地震烈度區的超大跨度懸索橋,創新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,打通了內地進入涉藏地區的大動脈。(完)